服务中心

首创环保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大鱼棋牌手机官网    发布时间:2024-07-07 08:47:34

  近三年公司沿着“整合中求共识、共识中谋发展”的工作脉络,围绕“一个组织、一个目标、一致行动”总体目标,以战略升维和组织重构两条主线为牵引,融合中求发展,发展中启升维,释放集团化整合红利。报告期内,公司入围“双百企业”,下属科技型企业北京首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首创大气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双双入围“科改示范企业”,公司在构建战略规划、优化公司治理、推动组织变革、深化科学技术创新等推进企业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方面的成果得到充分认可。

  2023年,公司聚焦“融合中求发展”经营主题,在“质提量增”总目标和“提质、增量、攻坚、创新”四大经营策略牵引下,运营质效持续优化、增量结构逐步调优、资产质量显著改善、创新发展加速突破,经营业绩稳健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19亿元,同比下降3.82%,收入下降主要受公司从2022年6月10日开始调整京通快速路收费政策、2022年处置新西兰项目影响,剔除上述因素后,按照可比口径计算,公司2023年整体经营业绩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5.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6亿元,同比下降49.0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48亿元,同比增长44.83%。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生态+2025”战略总体框架,进一步明确“进、退、守、试”业务组合,形成了以解决方案牵引多元发展的业务设计思路。对应解决方案升级路径,将业务重新分类为资产类业务、服务类业务、技术产品类业务、别的业务,组成新业务组合,精准释放发展动能。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投资运营模式进一步开拓以供水、城乡污水处理及水环境综合治理为核心的水务处理业务,以垃圾焚烧发电及有机固废处理、城乡环卫为核心的固废环境业务,以场地修复为主的土壤治理业务,以及市政及园区大气治理业务,工业废气、工业污水处理等工业服务业务,同时积极拓展节能双碳业务。公司资产类业务围绕“客户深耕”战略,持续强化业务根据地,经营业绩进一步夯实,“稳定器”作用彰显。报告期内,资产类业务的营业收入174.92亿元,同比增长0.90%,归母净利润20.86亿元,同比增长22.66%。资产类业务中运营业务实现收入141.15亿元,同比增长5.54%,实现归母净利润16.83亿元,同比增长44.83%。

  水务处理业务业绩稳定,“压舱石”作用凸显;运营类业务运营效率持续提升,发展韧性更加强劲。其中,城镇供水运营实现营业收入42.24亿元,同比增长0.68%,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17.56%。供水水处理业务产能利用率65.52%,较上年同期上升0.13个百分点。2023年售水量14.45亿吨,同比提升5.51%,综合水价1.92元/吨(含税),同比上升1.32%;全年完成转商运项目4个,涉及处理规模25.59万吨/日。同时,公司开展产销差分类、分级管理,针对重点项目开展专项评估并制定产销差专项方案,截至报告期末,供水水处理业务产销差率13.14%,较上年同期下降1.25个百分点。

  城镇和农村污水运营实现营业收入60.81亿元,同比增长8.12%,归母净利润9.02亿元,同比增长53.96%。污水水处理业务全年结算水量29.95亿吨,同比增长0.05%,综合水价1.75元/吨(含税),同比上升5.49%。报告期内,实现10个项目水价调增,涉及处理规模81万吨/日,预计每年增收7,676万元。污水水处理业务产能利用率83.49%,较上年同期上升0.48个百分点。全年完成转商运项目13个,涉及处理规模53.43万吨/日。

  水环境综合治理运营实现营业收入2.89亿元,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公司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在手项目共29个,其中10个项目已进入稳定运营期,在手项目逐步转入运营阶段,运营质量进一步提升。

  固废环境运营实现营业收入26.30亿元,同比增长12.22%,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58.80%。其中垃圾焚烧发电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0.41亿元,同比增长17.23%,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增长11.84%。公司全年提供上网电量合计22.80亿千瓦时,较上年提升14.50%,主要因驻马店项目(设计规模1,800吨/日)、吉首项目(设计规模1,000吨/日)、唐河项目(设计规模800吨/日)等项目转运所致;吨入厂上网电量总体较去年同期提升2.51%,运营效率持续提升;在存量焚烧项目垃圾量提升方面,公司存量焚烧项目永济焚烧、南阳焚烧、遂川焚烧、睢县焚烧等18个项目,实现协同处置垃圾约1,972吨/日。

  2023年大气综合治理业务调步伐、建体系,业务能力不断的提高。在公司融合协同的大背景下,新疆石河子区域取得积极突破,先后落地2个大气污染防治服务项目;并在北京市经开区落地扬尘专项管控服务,服务获得客户高度认可。作为公司承建的首个煤化工行业全厂水系统处理项目,江苏晋控新恒盛项目于报告期内正式开工,项目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加速了公司进军煤化工领域的步伐,是煤化工环保业务实现突破的关键里程碑。

  公司依托存量资产类业务应用场景,锻造专业方面技术能力,封装新产品和服务,持续优化业务结构,逐步形成服务与产品类业务“新”增量。2023年公司通过核心技术能力积累,积极拓展EPC及EPCO模式的建造服务、委托运营、管网检测运维、城乡环卫运营、低碳环保技术咨询等服务业务,向客户提供专业化环境治理综合解决方案;围绕技术工艺、技术装备、数字化产品构建产品库,快速推进核心技术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公司服务与产品类业务实现迅速增加,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

  2023年公司通过技术和能力外溢创造的收益实现大幅度增长,对整体业绩贡献度明显提升。公司服务类业务和技术产品类业务营业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总额比重为15.20%,较上年同期提升4.25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水务及水环境EPCO/EPC建造服务、委托运营服务、环卫服务等业务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合同额128.62亿元,其中,服务类业务快速扩张,新增合同额91.69亿元,占总新增合同额71.29%,订单结构持续优化;公司通过现有城市公司新增合同额34亿元,占整体新增合同总额的26.43%。轻资产转型及城市深耕策略取得成效。

  建造服务实现营业收入20.77亿元,同比增长49.36%,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30.70%。报告期内,公司基于自身能力及资源整合,探索项目投、拓模式,拓宽订单获取渠道,共新增建造服务订单20个,合同额共计62.46亿元,占公司总体新增合同额的48.56%,其中,公司以水务建造服务新签合同额共计39.86亿元,场地修复业务新签合同额10.81亿元。公司在水务建造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其中,凤台EPCO项目作为公司高品质交付实施方案案例,通过不断的提高项目交付品质,提升公司管理效益,为未来项目拓展提供支撑;南安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通过PCO模式,进一步落地“城市深耕”策略,扎根城市、贴近客户,推动南安水务市场整合。

  环卫业务蓄势待发,业绩订单双提升。报告期内,公司环卫服务运营业务营业收入2.36亿元,同比增长59.48%。2023年公司环卫业务新增签约规模蓄势发力,围绕业态升级和打法升级,聚焦道路清扫、绿化、水域保洁、垃圾分类等城市管家综合服务项目,斩获“三河”环卫项目,发挥城市公司市场资源及属地化经营优势;落地马鞍山经开、花山环卫项目,以“自营+代理”方式强化协同;并续签东城环卫、朝阳环卫项目,报告期内公司环卫业务新增合同额22.60亿元。

  技术产品类业务市场拓展成果显著,订单金额再创新高。报告期内公司技术产品或依托核心技术产品落地服务业务签约合同金额约2.7亿元,ASMART、WEAM、人工湿地、直饮水等多个技术产品成功获取外部订单。其中,依托人工湿地技术获取烟台平畅河和淮安2个服务项目,签约合同额约2.32亿元;WEAM生态智慧运营平台服务于银川、石嘴山2个城市海绵城市建设,落地合同额0.11亿元;ASMART水厂智慧决策系统落地厦门集美、高崎等7项目;目前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REATE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已在公司旗下的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项目中实现推广应用,已完成改建项目1例,筹建项目4例。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ROE拆解,围绕“做大收入、严控成本、优化结构”三大维度,深入开展提质增效专项工作。公司依托供水体量最大、生产运行管理复杂的徐州首创项目,引入“世界级制造”生产运营系统,并结合行业特性开发出CWCI(首创水务持续改善系统)运营管理体系,在全系统内打造旗舰项目,持续推广精益运营管理体系,构筑城镇水务综合保障体系并持续提升资产运行效率。

  挖潜增收方面,公司依托现有的焚烧项目,计划横向和纵向拓展21类、23项衍生业务,大力开展“焚烧+供热/供汽”“焚烧+有机”“焚烧+工业垃圾”“焚烧+转运清扫”等项目衍生经营发展模式。报告期内,公司拓展了新乡、玉田供热业务,其中新乡焚烧供热项目合同期5年,预计合同期内供汽业务的营业收入约2.04亿元;睢县焚烧、西华焚烧、正阳焚烧等16个焚烧项目实现炉渣调价,多效增收。

  多效降本方面,2023年公司充分的利用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推动多个存量项目实现了外部融资贷款利率的下调。公司总体外部贷款利率下降45个BP,公司项目端外部贷款利率下降50个BP;报告期内,公司构建了统一的财务共享中心,已于2024年初正式上线运行,助力环保集团战略转型。采购管理端,公司修编了采购内部管理制度,并实现公司全程信息化管理。公司持续推动集中采购,扩大集采品类,货物品类累计集中采购覆盖率56.04%,集中采购结果大范围的应用于公司全系统内新建与运营项目,采购成本较集采前下降15%以上。除企业内部联合集采外,公司联合5家行业企业组织联合集采,创新采购模式实现管理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牢牢把握现金生命线,持续加强与各个地方政府客户的沟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和催收工作。公司应收账款增幅相比上年度有效改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达到34.22亿元,同比增长13.20%,保持行业领先。

  富国首创水务REIT上市以来已累计实施5次现金分红,其中2023年度以2023年6月30日为基准日进行了第四次分红,分红金额62,549,968.65元;以2023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进行了第五次分红,分红金额75,700,000.00元。2023年富国首创水务REIT凭借对优质资产的专业运营管理取得较佳的运营表现,底层资产运营业绩实现稳健增长,期间分红率高达99.97%。同时在扩募机制的推动下,公司结合自己发展状况,积极做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开展长治项目的扩募工作。公司资产端项目“开发-培育-盘活-再开发”的投融资良性循环通道进一步打开。

  同时,公司投资的碧兴物联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88671)已于2023年8月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进一步加速公司构建横向业务多元化、纵向产业一体化的生态系统。此外,公司投资的北京中科润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1175)已于报告期内上市,公司通过证券交易市场顺利完成退出。公司通过金融资管能力,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驱动业务发展。

  公司按照“进、退、守、试”策略,加快对危废、拆解及填埋等战略收缩类业务的处置力度,坚定不移推动资产优化退出专项工作,进一步调优资产结构,提升资产运营效率,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2023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技术力度和投入,推动技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在业务环节的广泛应用,通过科学技术创新打造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科学技术创新在业务转型发展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科学技术创新的研发方向与目标,制定并发布十四五科学技术创新规划,并围绕“系统化”“资源化”“数字化”“集约化”四个方向,制定了“70%科创型技改”“20%技术创新”“10%战略研究”的“721”科学技术创新路线。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近七成的科学技术创新资源将用于提升传统业务效率,解决行业过去都会存在的重建设、轻运营“痛点”。公司积极探索“揭榜挂帅”机制在环保集团复杂场景下的实践应用,以焚烧发电业务为试点,筛选出10个技术上的含金量较高、痛点难点突出的技改项目,形成首批“揭榜挂帅”科技型技改项目榜单;同时,围绕资金使用、组织权责及奖励机制三大方面做机制创新,不断激发员工积极性,激活科学技术创新活力。

  公司近三年研发支出共计近6.7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研科研项目84项;累计取得授权专利共计894项,其中发明专利118项,实用新型760项,外观专利12项,别的类型4项;参与标准编制数量23项。报告期内,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华环保联合会科技奖二等奖等10余项科学技术创新相关奖项。未来,公司将以“突出专业价值、聚焦客户的真实需求、强化技术驱动”为原则构建矩阵式产品系列,以科学技术创新主体体系、IPD产品研究开发导向的科研管理体系、科学技术创新人员管理体系三大支撑体系,有效支撑十四五科学技术创新目标的落地。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动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新污染物治理;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改治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近几年,环境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了“系统化、多样化、价值化、双碳化”的新特征:

  新的阶段下,环境项目开始呈现系统化的趋势。如厂网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收储一体化、供排一体化等综合性措施层出不穷,企业需站在区域整体角度考虑绩效。与此同时,环境项目中单一处理单元向多污染物协同处理升级,环境产业正在从边界清晰的厂站模式,向综合系统转型。

  目前城镇污水、生活垃圾焚烧等传统环保领域新建项目体量下降,随着治污工作的不断深入,管网运维、有机垃圾、环卫、矿山修复、盐碱地治理、建筑垃圾、大宗固废等新赛道渐次打开,出现了众多新细分赛道。部分以能源为主体业务的固废企业组织了新能源业务;以环保为主业的固废企业横向进行扩展,以垃圾焚烧为主的固废行业呈现业态多样化的态势。

  2023年11月,PPP新政引起了行业广泛关注,要求提高管理上的水准和管理效率。具体来讲:一是允许超额收益,承认技术和管理溢价。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加速技术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的进程;二是为满足使用者付费的要求,企业将深度挖掘收益来源,降低政府支出压力,甚至有可能将企业运营的社会成本项转变为价值创造项。从整个环境产业看,环保行业生态价值正在进一步显现,很多环保设施在逐渐去工业化,成为社区活动中心、学生研学场地、客流集散中心,从治污设施转变为“城市会客厅”,为城市经济活力贡献力量,“环保-生态-人文-经济”的链条渐渐成型。

  环境产业关注点由单一的治污向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多项关注转变。发展循环经济能轻松实现材料和产品的循环利用,从而节约能源,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并提升产品的碳封存能力,是“双碳”的重要措施。

  首创环保集团致力于成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者和守护者,面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带来的挑战,公司积极探索碳减排路径,提升环境管理和生态保护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共建清洁、美丽、繁荣的幸福家园。

  (1)提供城乡供水、污水处理及再生水服务、供排水一体化、管网运维、污泥处理处置等城镇水务一体化解决方案与专业化服务。

  (2)提供城镇环卫一体化、生活垃圾焚烧资源化、有机垃圾厌氧资源化、场地修复等固废处理处置综合服务。

  依托智慧环保平台,结合“测、管、治”综合解决方案,协助客户管控、治理大气环境,实现空气质量稳定达标与持续改善。

  提供市政供热服务及双碳规划、地区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等碳中和综合咨询服务。

  (1)为工业公司提供全方位VOCs综合治理、超低排放治理及其他工业烟气治理等服务。

  (2)提供“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装备智造”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稳定达标、可持续的治理效果。

  为多领域的工业公司可以提供全方位水处理系统服务,整体统筹工业给水、循环水、废水净化处理、再生及零排放等水系统环节,帮企业实现污染物排放减量与达标,有效控制管理系统运营成本。

  (1)提供低碳改造、碳资产管理及碳交易咨询服务,帮企业建立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管理体系。

  (2)针对不一样行业及企业的特点,践行“一企一策”方针,帮助客户降低能源成本。

  公司是北京市国资委下属上市企业,目前在国内环保行业处于领头羊,拥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广泛的市场网络、丰富的运营经验、领先的研发技术能力、多元的融资渠道、与时俱进的战略管理能力。

  首创环保集团前身是首创股份,于2000年4月上市,2021年更名为首创环保集团。自成立以来,在北京市国资委、首创集团的带领下,经营业绩在行业内名列前茅,具备比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

  经过多年深耕,公司业务遍布全国145个地级市,备受各地客户认可,拥有水务、固废、大气综合治理610多个项目。公司城镇水务业务经过20多年的稳扎稳打,目前已形成全国性的业务布局,公司水解决能力达到2,694.66万吨/日,位居国内环保行业前列;固废业务的发展也触及大部分省市,尤其是江西、河南等地,现已形成比较优势,固废处理能力达到1,526.67万吨/年。

  公司聚焦主业,在主业领域拥有较强影响力,自2003年水务行业举办“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评选活动以来,公司每年均位列十大影响力企业前列。公司固废业务平台公司首创环境已连续十二年成功跻身“固废行业十大影响力企业”名单。

  针对传统水务及固废类项目,企业具有充足的市场拓展人才储备,具备熟练的业务拓展技巧,完备的投资测算模型,标准高效的项目投资流程与机制,为项目投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司已初步构建“水、固、气、能”多业态全产业链业务布局,具备为客户解决综合环境治理需求的能力。公司还将继续丰富业务类型和价值链条,未来可按照每个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高价值多元服务。

  此外,目前公司业务布局广泛,具备一定的城市客户基础,公司已构建遍布全国大部分潜力省市的11个市场拓展区和26个城市公司的市场网络,将存量城市做为未来市场拓展的主线,充分发挥项目属地优势,增强客户粘性,提高存量城市市场占有率,持续挖掘城市市场网络的巨大价值。

  经过20多年的深耕细作,卓越的运营能力已成为公司在行业内的名片。重点城镇水务方面,公司积极推动管理革新,充分发挥运营大数据的平台优势,以污水产能利用率、供水产销差率、吨水电耗药耗等关键生产指标为抓手,推动运营效率的不断优化,生产管理能力的持续提升。凭借规范运行的责任担当和卓越的成本控制能力,普遍得到了项目所在地政府的高度好评。固废业务方面,公司抓牢项目关键生产环节和要素,通过提升垃圾量、降低厂用电率、技术改造等方式,持续提升焚烧项目吨入厂垃圾上网电量,发电产能得到较大提升。同时,公司积极引进先进的精细化生产制造管理体系,已在徐州首创落地“世界级制造”管理体系,计划在充分评估后进行推广,推动形成环保行业第一个精细化生产管理体系。

  公司是AAA信用评级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现金流稳定,抗周期性强,拥有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报告期内,公司与多家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提高集团整体议价能力,降低整体资金成本。公司不断加强资金管理,本部与多家银行建立银企合作关系,拓宽融资渠道,极大地确保了公司资金需求;为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全年推动126个存量项目实现了外部融资贷款利率的下调;2021年公司发行的富国首创水务REIT,作为首批试点公募REITs中唯一一家以污水处理基础设施为基础资产的产品,得到市场广泛认可。公司围绕盘活存量资产、控制资产负债率、降低融资成本、赋能公司发展等方面不断探索,实现多个金融产品的先行先试,树立了资本市场创新融资的典范。

  公司坚持科技引领,通过科技创新促进公司发展动能转换。公司已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报告期内,公司制定并发布了“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在对公司各业务板块进行存量技术产品、未来科研方向及行业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首创环保集团十四五技术发展规划的目标定位及各业务板块的研发主赛道;提出了“系统化”“资源化”“数字化”“集约化”的科技创新方向,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的主要目标。此外,公司积极推动研发成果转化,“ASMART技术产品”顺利完成厦门集美、高崎等项目的签约,树立了科研项目产品化、科研产品市场化的良好标杆。报告期内,公司取得了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北京水利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荣誉。

  公司制定了行业领先的战略绩效管理体系,实现从战略制定、战略解码、经营计划、跟踪执行、战略评估的全层级、全过程管理,打通从战略到落地的路径。公司具有高度的战略适应性,能够敏锐地洞察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战略进行迭代优化,确保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同时,公司能够根据战略调整,动态高效地配置内部资源,包括人力、资金、技术等关键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优化使用,以支持战略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公司开发了一套科学的战略解码工具(VGA),能够将公司的长期战略目标分解为中期和短期的具体工作任务和行动计划,真正实现“一个组织、一个目标、一致行动”。此外,公司持续改进和创新的文化,推动战略管理流程不断优化,战略解码工具不断完善,并在实践中发现新的战略机会。

  2023年,在“双碳”目标下,传统环境产业逐渐进入成熟期,生态环保行业主线正由污染治理向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发展方向切换,环境产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从行业格局来看,环境产业逐渐形成了以环保设备制造、环保工程、环保服务为主要构成的产业结构。其中,环保服务占比逐步提升,环境产业正在从传统的设备制造和工程建设向服务化转型。在“双碳”目标下,环境产业迎来多元化发展时代,以技术作为内在联系要素的业务相关多元,符合“双碳”背景下资源循环利用、低碳甚至零碳的价值诉求。落实到企业层面,要求环境企业从单一的环保设备制造或环保工程建设,逐渐拓展到环保服务、资源回收、新能源开发等多个领域。通过技术共享、市场互补等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从而形成一种协同效应和竞争优势。

  进入新发展阶段,以50强企业为代表的生态环境企业纷纷开启了自身的转型发展之路,新业务、新模式的探索成为各家企业的主旋律。一方面,传统环保领域企业面对增长越来越乏力的传统主业,纷纷抓住环卫、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综合治理、新能源等新兴增长领域抓紧开展业务布局。另一方面,越来越重视轻资产发展道路,更加青睐工程、咨询、服务、EPC+O等轻资产业务形式。同时,研发投入较上一年均大幅增加,50强企业对于技术研发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显化。

  发展趋势方面,技术创新是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环保产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向高效、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绿色金融也是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绿色金融将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推动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金融产品创新,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环保领域。有助于缓解环保企业的融资难题,促进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政策层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还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环境产业发展。这些政策的实施,将为环境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2024年中国环境产业行业格局呈现出多元化、服务化等特点,发展趋势则表现为技术创新、绿色金融支持等方向。在政策法规的推动下,环境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报告期内,公司发展环境发生根本变化。从外部环境来看,环境产业上下半场切换,客户的真实需求从治污达标到高性价比解决方案升级,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要素已经转变为“技术+管理+产业链整合”能力。从公司自身来看,三家公司从组织上整合为一家,未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线,如何让三家公司向着一个方向前进成为公司亟待突破的难题。在此背景下,公司通过“生态+”2025战略规划编制和中期调整,就战略“做高”、升维发展达成新的战略共识。具体来看,体现为目标升维和价值升维。目标升维方面,发布“共建清洁、美丽、繁荣的幸福家园”新使命和“值得信赖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引领者”新愿景。价值升维方面:第一,以客户需求为牵引,明确解决方案升级路径。第二,形成了以解决方案牵引多元发展的业务设计思路。第三,形成新的业务进退守试策略。第四,明确了实现战略目标的新发展路径。

  按照“融合中求发展,发展中启升维”总体发展路径,2024年,公司站在了改革创新新起点上,将突出“发展中争创新”的经营主题,围绕“经营效率提升基础上的创新突破”总体工作目标,按照“深度攻坚、全面提质、创新增量、系统升维”四大核心经营策略,有序推进各项经营工作。一是多措并举深度攻坚,推动资产结构明显改善。二是精准发力全面提质,实现经营质量显著提升。三是创新牵引增量突破,推动发展模式更加持续。四是落地升维发展战略,推动业务和管理系统升维。业务升维方面,结合新赛道业务研究和新业务技术储备,探索集环保、资源、能源技术产品和服务为一体的解决方案,推动业务实现升维发展。管理升维方面,持续深化财务三支柱建设,推动平衡记分卡工具优化,落地区域公司加快组织向网状结构演进、不断推动项目建设端和运营端的标准化。

  2023年1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的通知》(国办函〔2023〕115号,下称“新机制”或“115号文”)正式发布。在操作模式上,全部采取特许经营模式,要求所有PPP项目采取特许经营模式实施,明确资产权属和各方权责利关系;参与主体上,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特别是市场化程度较高、公共属性较弱的项目;收益来源上,聚焦使用者付费,明确政府补贴原则,要求PPP项目应聚焦于有经营性收益的项目,特别是使用者付费项目,以减少对政府财政支出的依赖;程序实施上,严格规范推进,切实加强监管。新机制旨在进一步深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同时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提高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建设运营水平。

  应对措施:一是加强前期工作,做实做深项目前期市场调研、技术论证、财务分析等工作,以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盈利性;二是优化项目模式,探索优化项目模式,如采用EPC+O等轻资产模式,以适应新的政策要求;三是提升运营效率,为了覆盖建设和运营成本并实现投资回报,要持续优化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四是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对项目的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五是积极参与政策制定,积极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过程,以确保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为公司自身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六是寻求合作伙伴,加强与民营企业的合作,共同承担项目风险,提升项目竞争力;七是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企业战略和项目计划,以适应政策变化。

  由于公司污水处理业务和自来水业务的生产成本均受电价、药剂价格及人工成本等多因素影响,存在一定波动性,如生产成本上升,将对公司年度经营计划目标实现带来不利影响;同时,由于污水处理服务费及自来水代销价格受特许经营协议及自来水代销合同相关条款、调价周期等因素影响,也存在短期内无法与成本变动相匹配的风险。

  应对措施:一是公司通过统一供应链标准,提高品类集中度,扩大采购批量,逐步降低公司采购及运营期成本与管理复杂度,为公司实现了高品质交付、高标准迭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公司聚焦经营性现金流,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建立良好的政企关系,加强回款调度。三是加强技术和业务融合的意识和实现路径,充分利用公司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研发能力,通过技改、研发推广等实现技术导入,既满足高品质交付标准,同时进一步降低成本。公司部分运营项目通过新技术导入,生产效率有较大提升。

  水务、固废等传统PPP项目未来市场日趋饱和,同时行业所固有的地域属性加大了公司进入新水务市场的难度,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影响企业业务扩张的速度。另外,随着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大型投资项目的涌现,众多工程企业、金融机构纷纷跨界进入,水环境行业竞争不断加剧。

  应对措施:公司积极调整经营思路,通过深耕城市、增强客户黏性,寻求市场策略的升维,通过快速推进项目产品化,推动业务模式的升维,通过深入挖掘多元价值,探索业绩增长路径的升维。开拓城市化、项目产品化、价值多元化“三化驱动”是我们的破局之道。开拓城市化体现了市场策略的升维,重点是依托全国化项目布局优势,通过重点区域持续深耕,强化市场护城河,推动从“行商”到“坐商”的转变,从而在项目“内卷时代”脱颖而出。项目产品化体现了业务模式的升维,重点是发挥已有大量项目的运营优势,加速推进项目“技投建运”闭环,并识别和提炼关键的能力与技术,进一步封装为模块化产品,实现对外销售,推动从经验到科学的转变。价值多元化体现了增长路径的升维,重点是依托集团化的业务组合优势,从过去单产品的市场拓展,扩展为单客户的全产品服务,提升盈利能力,推动从规模到效益的转变。

  购买力同比下跌48%几近腰斩,上半年24家上市公司累计认购信托理财57亿元|2024中国经济半年报

  国泰君安:子公司拟出资设立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中的集成电路母基金、人工智能母基金

  国泰君安:子公司拟出资设立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中的集成电路母基金、人工智能母基金

  中泰资管官方回复A股100万点可期:部分字眼被过度放大会影响表达的准确性

  易事特:股票交易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7月9日复牌并变更为“ST易事特”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上一篇:【48812】干窑小城镇环境归纳整治冲刺迎检
下一篇:垃圾填埋场“变身”绿色生态园